周期具有三方面特征:波幅、周期长度和相位。如图14.5所示,波幅是波的高度,其单位是美元、美分或点数。周期长度如图14.6所示,是两谷之间的时间差。在这个例子中,周期(长度)都为20天。相位是波谷的时间位置。在图14.7中,显示了两个波的相位差。因为在市场上往往有好几种周期在同一时间出现,所以相位分析有助于分析者比较不同周期长度之间的关系。相位分析也有助于我们认定下一个波谷出现的日期。例如,如果20天的周期在10天前出现了波谷,那个下一个波谷的日期就可以确定了。一旦我们了解了某周期的波幅、周期长度和相位,从理论上说,就能够把它推延到未来。假定周期具有相当的连续性,我们就可以依之估计未来的峰和谷的情况。这一点正是周期技术的基础。不过,这还是其应用的最简单的形式。
周期理论
现在我们来讨论周期理论的几条基本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四条分别是:叠加原理、谐波原理、同步原理、比例原理。
叠加原理是,所有的价格变化均为一切有效周期简单相加的结果。在图14.8中,最上方的价格形态,是通过下面两个周期简单地叠加得来的。请特别注意在叠加波C波上出现的双重头的形状,周期理论认为,所有的价格形态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周期叠加而成的。后面我们还要再讲到这一点。叠加原理对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重要的注解。由之我们假定,所有的价格变化都只是不同周期之和;更进一步地,假定我们能够从价格变化中分解出每个周期成分,那么,只要把每个周期都简单地向后推延,然后再合成起来,结果就应当是未来的价格趋势了。换言之,这就是周期理论的要诀。
谐波原理较简单,指相邻的周期长度之间通常存在倍数关系,一般为2倍或者1/2的关系。例如,对一个20天的周期来说,下一个较短的周期通常是它的一半,10天。上一个较大的周期通常就是40天。在第九章中我们讲过四周规则,如果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在那里利用谐波原理来解释更短的两周规则,以及更长的八周规则。
同步原理是指一种强烈的倾向性,即不同长度的周期常常在同一时刻达到谷低。图14.9试图显示谐波原理和同步原理的情形。图中下面的B波长度为A波的一半。A波中包含了两个B波周期,表现出了A、B两波的谐波关系。请注意,当A波到底时,B波也每每处于波谷,显示了两波之间同步关系。另外,根据同步原理,不同市场、但长度相近的周期往往也是同时进退的。
比例原理描述的是,在周期长度与波幅之间具备一定的比例关系。周期越长,那么其波幅也应当成比例地较大。比如,40天周期的波幅,应当差不多是20天周期波幅的2倍。
变通原理和基准原理
另外还有两个从更一般意义上描绘周期行为的原理——变通原理和基准原理。
变通原理恰如名称所示,指上述原理——叠加原理、谐波原理、同步原理、比例原理—都只是市场的强烈的倾向性,而不是严格不变的规则。对于这一事实,其实我们在上面介绍它们时都已经打过招呼了。在实际应用时,情况通常会有所变化。
基准原理认为,尽管各种市场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我们应用上述周期原理的时候也都容许我们有所变通,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基准的谐波周期,适用于所有市场。这种基准的谐波棋型是研究任何市场的起点。图14.10b表示了一个简化的墓准模型。其中从1年周期开始,逐渐向较短的周期排列,每一次都减短一半。这当中唯一的例外是在从54个月到18个月的地方,我们选用了前一周期的三分之一,而不是它的一半。
等我们讨论各个具体期货市场的各种周期的时候,朋友们会看到,这个基准模型包容了绝大部分周期。这里我们且看“天数”那一列。注意其中的40天、20天、10天和5天。朋友们马上会发现,这些就是最流行的移动平均线的时间跨度。即便是出名的4天、9天和18天移动平均技术,也只不过是5天、10天和20天的变通形式。许多摆动指数的时间跨度为5天、10天或20天。周期规则采用的也是同样的数字,但对应地转换成2周4周和8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