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标题是华尔街上一句古老的、人人信奉的一句套语。30年前当我在美菱证券刚开始做会计主管时,我从一位有经验的股票交易者那里听到过这句话。从我知道这句话起。
它就成了我专业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在那种无关的口号和说法大量充斥的行业里,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公理。糟糕的是,并不是很多金融操作者运用这一策略。这一策略对交易者和经纪人的投机操作相当有帮助,尤其是在亚洲,因为那里人们往往大量依靠那些不可靠的小道消息、谣言、故事和闲聊之话题做出商品和股票交易分祈。而我在任何时候都不重视那些无根据的小道消息,而是着重于有根据的技术分析。最近我的一段有趣经历正表现了我的这一做法。香港
一家大的投资公司研究部主任给了我一些股价图表并征求我的意见。“你会买入还是卖出这只股票?”他问道”您估计这只股价会有多大变动幅度?”我的回答简单而直接了当:“我不知道。”这位先生很顽固并坚持提出这一问题。我做出了同样的回答,但更加详细了:“我认为如果只依靠单一的价格图表,而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或技术性研究,没有人能够给你一个可靠的答案。”然后我又继续告诉他如果我要试着分析这一图表所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及研究。
“这真是太有趣了,”他说道,“你知道吗,我曾经把这同一份图表送给至少六位其他的经纪人和分析专家看,他们中每一个都给了我一个十分确定的或买入或卖出的回答,有的人甚至给出了买入卖出的价格目标。更有趣的是,他们的交易年数加总起来也不如您的交易年数多。”我所能说的只是:“这并不奇怪;这正是我所预料到的。”
大约70年前,杰西·利沃默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他是这详的描述的:一天晚上我参加一个晚宴,坐在一位男士身边。这位男士听说我在华尔街工作。在交谈中,他问我是否能告诉他怎样才能在股票交易中很快就赚到钱。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从事何种职业,他说他是个外科医生。然后我问他是否可以告诉我怎样才能在外科手术中很快赚到钱。
我们一直被迫紧紧抓住地这样一个主题,即市场新闻(故事、闲聊和小道消息)与实际的市场行为之间的独特关系。我们看到过许多次这种情形。每当公司宣布一些具有看涨因素的消息,如增加红利、收益提高或者是一些收购行为等,人们便蜂拥而至买入股票。然后,过了几日相对有力的行情之后,股价又全面回落,那些听到看涨消息而最近期买入股票者承受着巨大损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些消息难道不预示着行情看涨吗?也许答案在于下述事实:由于那些“内幕人
士”,即知道即将公布的通知内容的那些人在这一看涨消息为公众所知之前已大量买入该只股票。从而使股价已有了一个阶段的上涨。然后,当通知公开以后,公众涌入买股。那么你认为是哪些人为这种(无根据的)买入提供股票的呢?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在消息公开之前就已提前积累该只股票的内幕人士。
投资者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保护自己呢?毕竟在市场变动之切,他也许并不相信这一消息。当然如果在买入股票之前他能够不怕麻烦地看看市场行情的话,他将会发现在公告发出之前市价已上涨了一段时间。 基于预期看涨消息的大幅价格上涨(至少内幕人士是这样预期的)为这些内幕人士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把持有的大额多头股票在一个行情全面上涨的市场上抛出。毕竟把大额多头般票在疲软市场抛出不是什么乐趣。当然, IBM股票买入者首先经历了这种情形,那是自1987一1993年这段漫长的时期,股价从175.00跌至40.00。
无数次咨询服务和经纪公司推荐买入该股票,只不过是使股价毫不留情地继续下跌长达6年多。见
糖市场也表现了市场消息与市场行为之间的独特关系。善于思考的投资者都应对每一次市场变动之后的消息散布方式加以研究。在1985年中期一个很长的熊市段,糖价最终就处在2.50的水平上,这种股价下跌往往都有各种类型可以想见的看跌消息相伴。但当市场最终呈反向变动时,看跌的消息又被放回抽屉里、而各种看涨消息却突然而至,广为传播。
1987年1月26日,在相当长的糖价上涨200点之后(相当于以$600保证金为基础的每份合同升值$92240) ,华尔街日报写道:据报道,苏联是世界上精炼糖的大买主,这使得糖期货价格的上涨得到延长……分析家称莫斯科已购入50万至70万公吨原糖……另一位分析家称苏联可能会更多地购入糖。可能有100万吨。分析家还称,据报道巴西利亚将取消1988年或1989年出口75万至150万吨原糖的合同,而古巴的收获和加工蔗糖的公司遇到了困难这些也使糖价上浮。分析家还说。巴西利亚的酒精生产要消耗糖,糖的国内消费提高,而且有迹象表明干旱可能会使作物减产,从而使供给紧张。
分析师们在市场行情上涨之后,看来是“得意洋洋地展示”着他们所能想起的每一条看涨消息。但你完全可以肯定,在股市的某一次大幅下跃之后,这些“消息”又会突然完全变成看跌的了。
人们一定会奇怪地想知道这些“知识渊博”的分析家们到底是谁,他们似乎在每一次行情变动的事实之后都能对市场行为加以解释,但他们似乎从来不能知道应提前做些什么。事实就是如此。应牢牢记在脑子里的最突出的几点是: a)市场价格波动,和 b)在每一次重要的价格变动之后,分析家和评论家们就开始为刚刚发生的市场变动提供完善的看似有理的解释。许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认为。所有这些所谓的消息、场内闲聊和谣言,看起来都象是一些职业或机构操作者随便编出来的,以便把尽可能多的轻信的交易者弄糊涂而去持有守不住的、反市场趋势的头寸。
应该有一种办法能够避免被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陷阱套住,这种方法确实存在。机敏的操作者会忽视各种谣言、闲聊之话以及各种常见的市场消息。他的注意力将始终集中在与每一市场相关的真实技术因素上,始终注意那些最适于他,也最适于其投资或交易类型的任何一种约束策略和风险控制技术。他不会忘记那句古老的华尔街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7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标题及链接:峰汇在线 » 第7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相关推荐
- 巴菲特购入国际飞安公司(1996)
- 巴菲特购入犹他州威利家具公司(1995)
- 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与巴菲特
- 巴菲特与迪士尼
- 巴菲特购入盖可保险公司(1995)
- 巴菲特的再保险事业
- 全球最大超级灾害保险公司
- 伯克希尔的保险事业
- 巴菲特购入贺兹柏格珠宝店(1994)
- 巴菲特再度投资美国运通公司
- 巴菲特投资美国航空公司始末
- 巴菲特与吉列刮胡刀
- 巴菲特购买RJR纳贝斯克债券
- 巴菲特与可口可乐
- 伯克希尔的其它子公司
- 巴菲特和堪萨斯银行家保险公司(1996)
- 巴菲特买下戴克斯特鞋业公司(1993)
- 巴菲特收购布朗鞋业公司(1991)
- 巴菲特入股M&T银行公司
- 投资奥马哈皇家棒球队(1991)
- 巴菲特投资波尔仙珠宝店(1989)
- 巴菲特购入史考特飞兹公司(1986)
- 巴菲特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百货(1983)
- 巴菲特和魏斯(WESCO)可金融公司
- 巴菲特和蓝筹邮票公司
- 巴菲特对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债券的投资(1983)
- 巴菲特对时代华纳的投资(1982)
- 巴菲特购入多元零售公司(1978)
- 巴菲特收购水牛城新闻报回顾(1977)
- 巴菲特购入喜斯糖果回顾(1972)
- 巴菲特入主华盛顿邮报公司(1973)
- 巴菲特投资的第一家报社-太阳报公司(1969)